日本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石田彻也的全部画作高分辨率

美术 | 插画 / 作者:米可 / 时间:2022-11-23 /52℃

“好像在别人的意愿里活着,平素,让自己改变,融入环境,但有时又被痛苦和不安侵蚀。”

作者:石田彻也

本期题材选自已逝的日本画家石田彻也(1973.6.16—2005.5.23),他是日本艺术界公认的天才,31岁英年早逝,留下200多幅惊世画作,2006年,作品《无题》在香港佳士得以天价412万港币成交,他是蔡康永、阿信等众多创意人的心头爱,他对现实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和批判意识,即使在他去世16年后,他的作品依然能够让人感同身受,他罕见的艺术感染力,直击每个活在现代文明都市的人。


↓ 彼岸 ↓


↓ 超市 ↓


↓ 飞不起来的人 ↓


↓ 分解 ↓


↓ 公共物 ↓


↓ 归途 ↓


↓ 回收 ↓


↓ 货物 ↓


↓ 加油站式进食 ↓


↓ 迷路的人 ↓


↓ 囚人 ↓


↓ 士兵 ↓


↓ 体液 ↓


↓ 温室 ↓


↓ 应酬 ↓


↓ 愚痴 ↓


↓ 自我决定 ↓

“ 我想把这些感情放到自己身体里消化,然后再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呈现 ”2005年5月23日,东京「小田急线」沿线的町田市发生了一起电车撞人事故死者名叫石田彻也,31岁,画家他的遗物中发现了近150件未公开的画作和51本创作笔记,灵感草图竟然高达12300多张,他一生大约200件成作,对应了550张灵感草图,草图的直接利用率约4%,剩下的96%都成了“水面下的冰山”。


↓ 抽屉↓


↓ 触手 ↓


↓ 传送带上的人 ↓


↓ 从居酒屋发车 ↓


↓ 从啤酒花园起飞 ↓


↓ 大车轮 ↓


↓ 待机 ↓


↓ 堕胎 ↓


↓ 丰田汽车IPSUM ↓


↓ 复健 ↓


↓ 复健 ↓


↓ 功能性 ↓


↓ 后代 ↓


↓ 结草虫之眠 ↓


↓ 牢骚 ↓


↓ 转移 ↓


最为讽刺的是,生前,他举办过三次规模不大的个展,参加过十来个群展,但效果很不理想,死后,却被誉为「被轻视的天才画家」、「日本梵高」、「日本卡夫卡」、「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天才」、「惊世之作」……

2006年,日本NHK「新星期日美术馆」多次特别报道、日本最权威的艺术杂志「美术手帖」为他做了一本专刊,各大美术馆也纷纷举办他的纪念展,作品集创下十几万册的销量……

↓ 变成蒸汽机车的人 ↓


↓ 不再使用的大厦里的部长/部员的椅子 ↓


↓ 潮虫之眠 ↓


↓ 鲤鱼之梦 ↓


↓ 满潮 ↓


↓ 前线 ↓


↓ 社长的伞下 ↓


↓ 食草龙 ↓


↓ 市场 ↓


↓ 水母之梦 ↓


↓ 搜索 ↓


↓ 速度信仰 ↓


↓ 文字 ↓


↓ 物色 ↓


↓ 野生 ↓


↓ 移动的梦 ↓


↓ 再生 ↓

“ 由机器诞出野兽,再由野兽诞出畸胎 ”石田彻也用了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描绘并讽刺了二战后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给人带来的双重效果,社会环境腐化糜烂,人们变成卑微的零件人不再是人,而是可以物化的劳动力和物品,石田彻也以压抑、黑暗、空洞的气氛为主要旋律,将人融入各种冷冰的物体中,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肢体却常常支离破碎,表达出了一种社会将“人”变得“失去人性”的反思。

“ 在石田彻也的作品中,看到病态的自己 ”不可否认,死亡加持了石田作品本身的伤感特质,那扑面而来的忧郁、压抑、不安、悲伤气息,直击观者内心,令人感到无比疼痛,这种「痛」以糅合了嘲讽(自嘲)与伤感的超现实主义「石田风格」由画面传递至观者,他的孤独、自我、敏感、困惑、挣扎和绝望,人们在石田的画里看到了自己的焦虑,也有人说,石田彻也画的就是他自己。

“ 我所追求的,不是炫耀自己的烦恼,而是对烦恼一笑而过的幽默,我渴望着靠近荒诞。”

▽▽▽

“一旦认识到「他人中的自己」,以往感知到的那些沉重,就失去了意义。

因为我不过是十万、二十万「他人」中的一个!

意识到这点,不觉沮丧,反倒轻松。这就是幽默!”

——石田彻也

• the end •

—— 致热爱插画的你💙

相关阅读
排行
日本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石田彻也的全部画作石田彻也画家的作品(石田彻也的画解读)日本死去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石田彻也的画高日本超现实主义画家石田彻也绘画作品欣赏PS插画写实眼睛画法详细步骤图解教程100位粉丝画像—鱼你的100种可能插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