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诗人 艾青诗选吹着芦笛小报

儿童 | 手抄报 / 作者:可以 / 时间:2020-11-18 /57℃

卓越的民族诗人艾青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诗人自己也宣称这“芦笛”是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来的。这从艾青的诗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西方近代诗人凡尔哈仑、波德莱尔的“痕迹”。表明了艾青的诗歌创作从一开始就汇入了世界诗歌的潮流,也使其后期的创作更多了一些时代感,少了一些局限性。

人物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当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艾青的诗歌特点

艾青的诗歌同时也是忧郁的,忧郁是最强烈的愤怒,但其中夹杂着一定的无力之感,我们谁也不能回避“忧郁”确是艾青诗歌一大特点的现实,这不无民族现实有关,但我认为这主要是艾青的一个局限性,他无法摆脱西方象征派、印象派及个人境遇与西方文学思潮对其产生的影响。

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历史上所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的任务,坚持发展了中国诗歌“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扬弃了“幼稚的叫喊”,批判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新诗艺术,影响了一代人,成为新诗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


1933年3月28日,正当明媚的春天,作者在上海监牢的不眠之夜,借铁栅外的灯光,在拍纸簿上写下了这首悲壮的叛逆的诗篇《芦笛》,他控拆这个没有自由的罪恶世界。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已故法国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内尔而作。

诗篇一开头就说:“我从你彩色的欧罗巴, 带回了一支芦笛。”这里暗示着:与作者所遭遇到的相比较,欧罗巴还算是一个允许各种艺术创造存在的地方,而芦笛也就成了艺术创造的象征。而艾青正是在那里找到了这支芦笛的。

接着说, "同着它,我曾在大西洋边像在自己家里般走着”,表现了一种生活在欧罗巴那种无拘无束的亲切感。诗篇到此,作者猛地一转,就开始写诗人结束异西域漂泊生活后回归故土,却反而要哀叹了, “如今,我是犯了罪的,在这里芦笛也是禁物”芦笛已经"不在我的身边”了,伴随的且有"比我的歌声更响”的是铁镣。这就是说,在这样的现实中,社会生活和艺术创造都遭受到了严禁。因此,为了芦笛,或者说是为了艺术创造, ”是在痛苦的被辱着”。

这首诗还有个副标题,就是“纪念故诗人阿波里内尔”。为此,诗篇从第十三行起,插入一大段对这位法国诗人的抒情。

艾青当时在牢里正在看阿波里内尔的《ALCOOL》诗集(法文:酒),情绪受到感染,他像酒一般被点燃起来。他引了这位他所挚爱的诗人的两行诗当作《芦笛》的题记:“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关于这首诗,艾青作过简要的解释:“我把芦笛象艺术,把元帅节杖象征不正的权力;诗里骂了白里安,骂了德国的俾斯麦;而且说我将像1789年似的向巴斯底狱伸进我的手去,而这个巴斯底不是巴黎的巴斯底狱。”

《芦笛》是一首抒情长诗,诗人以“我"和芦笛之间相依为命的关系以及悲惨境遇作为纵向的线索,以彩色的欧罗巴、阿波里内尔、大西洋边自由自在与上海滩的巴士底狱、比歌声更响的铁镣之间的对比表现作为横向的线索,由此组成了一个立体的诗歌结构。芦笛与“我”相依为命的关系本来是实在的,因为横线上层层展现的有悖情理的事件,如芦笛被屈辱,“我”要向灼热的火焰中伸进手去救它出来等等,使芦笛、芦笛与“我”的关系就变得虚化了,这就是运用了一种象征手法。这首诗除了采用象征手法,就是以意象来象征情感以外,也有直接抒情。


相关阅读
排行
小学二年级艾青诗选手抄报内容素材图片艾青诗选读书手抄报
最热